<
m6n1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大明国师 > 大明国师 第528节
    “砰砰砰砰砰!”

    忽然,不远处传来巨响。

    胡烈抬头一看,他清楚地看到,原来是明军扔来的震天雷,震天雷落在了防御工事附近,然后,就炸飞了附近的两三名安南士兵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另一枚震天雷滚动过来,落到安南国辎重车的缝隙中,“砰”地爆炸,掀起巨大的气浪,将附近的车都掀翻。

    而旁边的弓箭手们,更是受到了牵连,瞬间倒霉,有不少弓箭手中招,当场毙命。

    安南军又一道的防线,被明军彻底打穿了,然后一群手握钢刀的士卒,突然涌入了胡烈的视线尽头。

    “杀呀!”这些士卒,喊声震天,举刀砍杀,失去了战斗意志的安南国士兵,毫无招架之力。

    这些明军,是将领们亲自挑选出来的勇敢的士兵,他们都是曾经参加过靖难之役无数大战的精锐老兵。

    虽然这些士卒,只有几百人。但他们一个个都嗷嗷叫唤,一副生龙活虎的模样,他们一窝蜂似地冲进来,将还在抵抗的安南士兵分割、屠戮。

    “杀光这些安南猴子!”

    明军杀红了眼,完全不讲究什么阵型配合,就是横冲直撞!他们挥舞着刀剑,将那些安南士兵砍瓜切菜一般地收割性命。

    这些明军的武艺高强,普通士卒基本没什么抵抗能力,一批批安南国士卒倒在了血泊里,然后被杀死在街垒上。

    胡烈站在高处,看着下面的激烈的交战。

    一部分安南士兵,确实不弱,虽然明军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,但是双方交战一炷香时间,安南国仍然保持着顽强的抵抗。

    可惜,明军最后投入的这些悍卒的进攻太犀利了,所以,安南军终于撑不住了。

    一刻钟以后,安南军的士卒就已经丢盔弃甲,纷纷往后方奔去,他们知道,城墙已经被攻克,街垒也守不住,留在这里就是送死,不如赶紧逃出城去。

    “追,杀光他们!”前头的骠骑将军朱荣兴奋地说道。

    于是,明军一拥而上,追杀着安南国的溃兵,将关城附近杀得尸骨累累。

    胡烈黯然一声长叹。

    “撤吧。”

    随后在亲卫的簇拥下,骑上战马,抛弃了自己的部队,逃离了战场。

    这时候胡烈已经管不了胡元澄会怎么处理他了,反正他的心态已经被彻底打崩了,虽然在安南国号称悍将,但胡烈经此一役,已经明白了,安南跟大明的战斗力差距,简直就是一个天一个地,胡氏父子虽然是他的亲族,但自己也得想想以后的退路了。

    之前胡烈还以为,依靠着三关防线,怎么都能抵挡明军十天半个月,甚至乐观一些,能拖到明年,可现实却是无情地给他打脸了。

    至于胡元澄的富良江防线,久经战阵的胡烈同样不认为真是什么铁壁防线,毕竟富良江防线延绵那么长,如果夸张一点说,处处破绽都不为过。

    而且华夏有句话叫“守江必守淮”,没有听说过光守江不输的,而对于安南国来说,富良江是“江”,而三关就是“淮”,如今丢了“淮”,“江”是什么结果可想而知。

    眼见着主将都跑了,这时候鸡翎关内的安南军队更无战心,开始了大规模的投降和逃散。

    这场仗,打得很漂亮,安南国的守军,几乎大部分都被歼灭或俘虏。

    “哒哒哒……”

    一支骑兵从关城内疾驰而来,很快抵达了张辅身边。

    “将军,我们已经彻底攻下了鸡翎关,斩首六千余级,缴获辎重无数!”

    “六千余级,好家伙!这一仗,算是大胜了。”

    张辅也露出笑容。

    “恭喜将军!”

    周围的将领纷纷上前祝贺。这次,安南国总共派出了二十多万大军试图抵御大明,还设下了重重防线,可却没想到三天的工夫,明军就已经兵锋直指富良江了!

    “传令各部,今日晚上犒赏三军!”张辅下令道。

    而与此同时一支庞大的舰队,不,应该说这个世界上迄今为止规模能进入前三的舰队(前两次是蒙古人跨海征日),正悄然出现在了安南国东部的海岸线上。

    第425章 登陆

    大明自广西布政使司出发的东路军可谓是势如破竹,接连攻克坡垒、隘留、鸡翎三关,杀的安南守军溃不成军,兵锋直指富良江。

    而西路军的进度同样也不慢,至少姜星火从西平侯沐晟给朝廷递上的军报来看,似乎是不慢的

    “臣西平侯沐晟等由蒙自县而进兵,经野蒲蛮而取道,所过林莽,跋涉崎岖,都指挥陈叡等夺取【猛烈关】,而贼徒惊溃;同知俞让等攻【栏花隘】,而蛮卒擒夷;【仙游关】望风皆靡,亦贯珠而筑垒,仍刊木以造舟。”

    这么一看,同样是连克三关,局面不是小好,而是大好啊!

    但还在养病的成国公朱能,依旧闭着眼睛就指出了问题所在:“这走的是小路,所谓猛烈关、栏花隘、仙游关云云,怕是根本没人防守的。”

    姜星火手里没堪舆图参考着来看,自然不如做足了准备功课的朱能,于是又翻出了西路军副统帅丰城侯李彬的奏报,来对比着参考。

    朱能的气色已经好了不少,但毕竟是大病初愈,所以此时还是在家里躺着,每日穷极无聊,而朱棣又让他好好休息,不许那些粗鄙武夫前来打扰他,更不许给朱能任何任务,生怕给朱能又整个轻病转重病,还好有姜星火来给他看病,方才有个说话的。

    至于姜星火会不会看病

    反正继“化肥仙人”以后,“神医”的名号也开始流传了。

    “遂以都督、都指挥徐孙、孔等,先领精兵,突出宣光江口,攻杀贼众,寻夺澳汤等沙。臣彬(丰城侯李彬)复相度其上游可计图而潜取,乃亲率都督程达、指挥宋颐等,夜中潜船衔枚,间道而出,乘时击贼,纵火焚舟,始夺富良江面。”

    “此战,沂流合击,船触首尾相接;鏖战及捕,波涛上下为赤。我击沙滩而布阵,贼惊上天之飞来。遂寻径路以进师,同对敌而结垒,惟多邦城之险隘,实三带江之襟喉,备御甚严,攻取宜需谨慎。”

    平心而论,战报从阅读者的角度来看,写的不错。

    文采斐然,骈句都用上了,充分用文笔展示了大明天兵天将的威武,就是不知道是哪个文士的手笔。

    但战报这种东西嘛,尤其是润色过的战报,涉及到将领们的根本利益之所在,一般都是大败润成小败,小胜润成大胜当然了,更离谱的也有,全靠想象力。

    所以,若是没有个自带火眼金睛的行家里手,来结合各种情况解读,寻常人怕是就真被蒙混过去了。

    靠在床上的朱能沉吟了片刻,脑海中大约是浮现出了安南的堪舆图,随后用手指点着战报说道:“丰城侯李彬和西平侯沐晟一开始就分兵了,走的不是一路。”

    经过朱能的解释,姜星火大约明白了西路军的行军路线。

    西平侯沐晟的主力应该是走的宣光江口,自宣光江口沿红河逆流而上;丰城侯李彬等人所率的偏师,应是沿着清江上游的小路进抵至红河。

    双方通过两翼夹击的方式打败了在此地戒备驻守的安南军,然后西路军全军渡江到红河南岸地区,丰城侯和西平侯沟通后,各自给朝廷写了奏报。

    朱能的面色有些古怪:“简而言之,西路军没遇到什么阻碍。”

    姜星火问道:“那依成国公之见,安南军放西路军进来,又是什么意思呢?”

    其实他心中已经隐约有了猜测了,但军事上的事情,跟朱能探讨印证一下倒也无妨。

    “死守富良江。”

    朱能被姜星火救了一命,态度自然是跟从前天差地别,此时乐呵呵地说道:“国师不妨往下翻翻,应该还有奏报。”

    姜星火依言而行,果真又翻出了一份,这是东西路军联合递交给朝廷的军报。

    “贼恃伪东都及宣江、洮江、迤江、富良江以为固。乃自三江府迤江南岸伞圆山,循富良江南岸东下至宁江,又于富良江北岸,循海潮江、希江、麻牢江,至盘滩困枚山,缘江树栅。”

    “多邦隘增筑土城,规模巨大,而城栅相连巨百余里,贼尽发江北诸府州民数十万供给转运,驱老幼妇女以填土石。”

    “贼又于富良江南岸,缘江置水寨,尽取国中船舰列于水寨内,而诸江海口俱下捍木,以防攻击,贼之东都守备亦严,时列象阵步队于城栅内,贼众水陆号七百万。”

    七百万,也就逗个乐,全安南人口加起来都没有七百万。

    但安南国把所有主力,也就是将近二十万的战兵、辅兵,以及数十万民夫,沿着富良江严防死守,却是毫无疑问的。

    从军报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来,安南人做的准备工作很足,富良江防线以谅山多邦城为核心,然后三条河流像是三条鱿鱼的爪子一样甩出来,沿途到处都是防御。

    同时,安南人不仅堵塞了出海口,还在在多邦城以南建立规模巨大的水寨,把所有军舰都集中在了一起,从而形成了绝对的水上优势。

    富良江可不是什么小江小河,水面宽度和水流速度都相当惊人,入海口被堵塞,大明的水师无法溯江而上,而大明没有治水权,二十万大军拿什么渡江?

    他指着姜星火手里的匣子和刚才挑选出来的军报。

    “强攻富良江一线必然损失巨大,如果只是兵力上的损失,大明还能承受得起,但怕的就是拖延下去旷日持久征安南是拖不得的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,征安南是拖不得的。”

    姜星火同样意味莫名说道。

    江南工场区的产能已经快要爆了,如果不能迅速拿下安南,把商品倾销出去换回资金,对于户部垫付的款子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压力,而这种军事与经济循环交替的对外战争模式同样也是一种新的尝试,姜星火用自己一直以来积累的信誉做担保才说服了朱棣,这时候是要见到成效的。

    而对于朱棣来说,他的烦恼只多不少,也同样不希望征安南拖延下去。

    毕竟帖木儿东征的威胁是始终存在的,就像是一柄悬在脑袋上的利刃一样,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落下.

    两人又翻了翻军报,张辅和柳升等人的军报,详细介绍了新式武器、新式战术在经历第一次实战后发挥的作用,看的倒是让人心情愉悦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我明白陛下的意思了。”

    看完军报,朱能主动说道:“京营军改的事情,还有把海军从水师里划拨出来的事情,我会在五军都督府上提的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最好不过。”

    姜星火松了口气,这人是真没白救,如今丘福在管军校这摊,而李景隆在南边,徐辉祖在北边,朱能是五军都督府的话事人,有了朱能的承诺,接下来大明军队的火器化改革,以及大力发展海军用以海外贸易、殖民的事情,就都有了着落。

    在朱棣眼里,所谓富国强兵,富国就是发展商业,提高国库收入;强兵就是让大明的军队战斗力更高,更能打仗而姜星火现在无疑就是在帮他办这两件事。

    但在姜星火的视角看来则不尽然。

    富国不是目的,只是手段,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催生新的阶层,推动历史的发展;而强兵也同样如此,新的武器技术也只是手段,目的是为了通过这些技术,来促使科学有进一步的实用性,能得到朝廷,尤其是大明军方的支持。

    毕竟第一次工业革命还有一个名字,叫做“蒸汽革命”。

    而蒸汽机如果仅仅从商业角度来发展,那可就太慢了,要用于矿区抽水、纺织业。

    但问题是姜星火进行的变法,是要考虑大明具体情况的,并不是盲目照搬,而大明的“具体情况”就是劳动力比较廉价,矿主们宁愿用人来一桶一桶地抬水,也不会买一个机器来抽水,因为矿主觉得人力不值钱。

    但军方则不然,如果能让军方实现快速运兵,无论是陆地的还是海上的,军方是不会吝惜花钱的,而有了军事技术的使用,后续民用化反而是顺理成章的事情。

    换言之,姜星火打算在大明搞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路子,其实有点像他前世的第三次工业革命,都是技术先用于军事。

    “工部的兵器局和内廷的兵仗局要合并,组建更大规模的专业兵工厂。”

    姜星火与朱能复又商讨了几件关系到军事的事情之后,反而有些沉默了下来。

    他们很清楚彼此的沉默究竟是为了什么。

    虽然都闭口不提,但几乎所有知情人的心里,都在紧张地担忧着那场史无前例的登陆行动。

    那场在五军都督府被称为代号“挠楚”的行动。

    正如同楚汉名将彭越在双方决战之时,一直领兵游动作战于梁、楚之地,常袭挠楚国的后方,两次迫使项羽回兵救援,继而让刘邦在正面战场开始一转颓势一样,由曹国公李景隆亲自指挥的这场登陆行动,也注定会让僵持在富良江一线的战局产生根本性的变化。

    这是真正的乾坤一掷。

    &amp;lt;div style=&amp;quot;text-align:center;&amp;quot;&amp;gt;

    &amp;lt;script&amp;gt;read_xia();&amp;lt;/script&amp;gt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