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m6n1小说网 > > 大景巡夜人 > 第1188章
    系统企鹅对赵鲤的情绪感知最为敏感,见她不问露出大喜之色。

    小短腿一跪开始歌功颂德。

    这时,一直在旁边的地祖奶奶突然一笑,指着狂磕头的系统企鹅道:“嘿,又是个有趣的小玩意。”

    她还想像撸狗一样去摸,发现自己现了原形的系统企鹅,连滚带爬逃回了系统面板。

    没摸到稀奇玩意,地祖奶奶琴鼓上的嘴咂摸了一下:“后边的小东西一点不大方,不如这小蛇。”

    探着脑袋什么也没看见的阿白,凭空得了夸奖,被地祖奶奶撸了一下。

    小蛇一激灵,哪还敢看热闹,一溜烟顺着赵鲤后颈衣裳逃了进去。

    赵鲤被它鳞片冰得一激灵,倒是从地祖奶奶能看见系统企鹅的震惊里回神。

    地祖奶奶没继续站着同她叙旧,道:“孩儿啊,你先玩着,就当自己家不必拘束。”

    “奶奶有事要做。”

    她向前走了两步,却又停下。

    不放心再对赵鲤说道:“记得处理伤处,千万别嘴馋误饮。”

    赵鲤扬起一个笑回道:“我知道的奶奶。”

    她这声奶奶谄媚十足,听得地祖奶奶高兴得紧,一路拨着琴弦走远。

    一直到地祖奶奶离开,赵鲤才环视一圈四周,打量这处真真意义上的神仙洞府。

    只见这空洞洞的地下,约有足球场大小。

    居中是那口虫溺泉水和母巢似的树。

    四周的崖壁上,有不少人工开凿的洞穴和蜿蜒向上的木头栈道。

    只是这些栈道年代久远,大半已经垮塌。

    朽烂的空罐子和空竹筒,堆放在一角。

    念及图鉴中,‘先民’对于这种虫溺的称呼,赵鲤合理怀疑在这里曾经有先民在此隐居。

    这些人应该懂得运用这些酒虫产出的虫溺。

    赵鲤行至一面墙壁前,墙上朱红线条经年不褪色。

    细看,还可看见当年画者徒手涂抹时,不小心蹭上去的手指印。

    这些涂鸦似的线条,并非一个人特意记录,而像是闲人路过无聊都可抹上一笔。

    其中有丑丑的画像,有手印,还有一些闲言碎语。

    有示爱的,有骂街的,赵鲤还看见一个极为稚嫩的字迹。

    年幼的孩子用一种崇拜的口吻,记录了他对邻居大哥哥捕来巨蛇的崇拜。

    通过这些文字,赵鲤仿佛看见这桃源境中先民安静又富足的生活。

    时间在赵鲤的眼前流淌。

    她浅浅叹了口气。

    现在又出现了一个疑问——生活在此处的先民,都去了哪里?

    赵鲤隐隐有了不堪猜测时,她足尖突然踢到一样东西。

    是一个石头做的小偶人,歪七扭八夸张嘟着小嘴。

    赵鲤弯腰去捡,手指刚才触碰到这偶人,她眼前一花。

    周遭景物一瞬间褪去,赵鲤发现自己站在了一处空地。

    扎着小揪揪的孩童,摇头晃脑在火上烤蚂蚱。

    从赵鲤的角度,恰好可以看见他生着一个小小的副耳。

    【叮——接触新物质。】

    【新图鉴开启——望乡石。】

    【承载记忆这一概念的矿物。】

    【或许,与传说中的望乡台有关?】

    【开启新图鉴,奖励经验值*100.】

    这一次,系统倒是再没有得寸进尺,老实将经验值发放给了赵鲤。

    但目下赵鲤却没在意那些,她捏着那个石人偶,看着这个烤蚂蚱的小孩。

    阿白不知发生了何事,正从爬在赵鲤头顶左顾右盼。

    这烤蚂蚱的顽童,口中唱着一首童谣。

    眼见蚂蚱将熟时,他听得远处有热闹。

    桃花花雨中,大人们似乎正在看什么热闹。

    在这缺少娱乐的时代,这热闹是必须凑的。

    小孩滚得满身落叶,手忙脚乱爬起来踩熄了烤蚂蚱的火。

    手中举着半熟的蚂蚱串,飞奔去看热闹。

    从大人们的腿间艰难挤出,这孩子张大了嘴巴,看见衣衫褴褛的樵夫面色惶惑,被迎入桃源境。

    第952章 望乡

    许是长久安稳的日子,让这桃源境中的人普遍淳朴善良。

    对误入此境的樵夫,此境之人报以十二万分热情。

    几乎毫不保留的拿出家中最好的东西,招待客人。

    赵鲤默默走到这名为宋华侨的樵夫身侧。

    误入此处时,宋华侨被毒蛇咬伤,幸有桃源境中人相救。

    樵夫的脚踝上带着常年不洗的皴,上面有一个清晰的毒蛇牙印。

    常年行走山中,知道此蛇之毒的宋华侨本已绝望。

    但有面容老实的汉子,捧来淡黄带有蜜酒香的液体,给宋华侨敷在伤处。

    赵鲤注意到,桃源境中所有人,无论男女老幼都生着附耳。

    次日,存活下来的樵夫,解开脚上包着的叶子看。

    赵鲤立在他的身边,看见他眼中流露出的贪婪。

    宋华侨进皆青山中,是为了替母亲寻治痛心病的药。

    现下看见这近乎起死回生的神药,他如何能不心动。

    他心生贪欲,却不是个敞亮人,自觉此物珍贵不好讨要。

    宋华侨这为救母的孝子,像是毒蛇一般蛰伏下来。

    他得了桃源境中人的盛情接待,成日尽享鱼米佳肴。